健康之苑

健康视频 科普文章
首页>>健康之苑>>科普文章>>正文科普文章

升学季应对措施——帮助孩子顺利跨越“小升初”心理门槛

日期:2025年07月25日      来源:网站编辑      浏览:305次

每年夏季,随着小学毕业季的来临,无数家庭迎来了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个重要转折——“小升初”。如果缺乏良好的心理准备与家长的正确引导,容易引发焦虑、逃避、失落等负面情绪,甚至影响身心健康。

那么,作为家长和社会支持力量,我们应如何科学应对这一升学阶段的挑战呢?

小学阶段儿童的心理特点

小学阶段尤其是高年级,孩子已具备基本的自我意识和初步的独立性,但总体仍以依赖家庭、教师为主。这个阶段的孩子遇到压力时更容易表现出哭闹、烦躁等情绪波动。在面对未知的挑战时,习惯依靠父母或老师的鼓励和安排。开始关注他人评价,重视集体认同感。需要外界正向反馈激励来维持学习动力。

初中阶段青少年的心理特点

进入初中,孩子进入青春期的起始阶段,心理上也经历一系列重大变化:

1.自我意识增强:更在意“我是谁”“别人怎么看我”,敏感、易受挫。

2.情绪起伏大:易出现焦虑、急躁或自我否定等情绪。

3.独立意愿增强:开始渴望摆脱家长管束,但又常缺乏自我管理能力。

4.人际关系复杂化:同伴关系对其心理影响加大,易受同龄人言语与行为影响。

5.学业压力加重:课程内容难度陡增,若无良好应对方式,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因此,小升初不仅是学业的跨越,更是心理上的“断奶期”。

如何帮助孩子应对小升初带来的挑战?

1.情绪管理,从家长做起家长要做到情绪稳定、言行一致,不在孩子面前夸大“初中很难”“你要吃苦了”等焦虑信息。应以平和、鼓励的态度,引导孩子正视转变,树立自信。

2.提前适应初中生活节奏。可在暑假提前熟悉新学校的环境、作息制度,适当安排自主学习与生活管理任务,如整理书包、独立起床、规划时间等。

3.正确面对学习压力。帮助孩子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重点培养预习、复习和时间管理等学习方法,而非追求成绩排名。多关注过程中的努力与习惯,而非结果。

4.重视心理交流多与孩子沟通,了解其内心真实想法,避免“只关注成绩”。鼓励孩子表达困惑与担忧,及时给予肯定与支持。如发现孩子情绪持续低落,抵触上学,可到云南省精神病医院2号楼儿童青少年科门诊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帮助。

5.培养社交与抗挫能力。鼓励孩子主动结交新朋友,分享校园生活,适当接受小失败,增强心理韧性。

儿童青少年科温馨提示

“小升初”是孩子成长中的一次关键转变。作为家长和社会支持者,我们更应理解他们的情绪变化,以包容、耐心和引导,帮助他们平稳过渡,开启新的人生阶段。

让我们共同守护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从升学起点出发,助他们安心启航!



作者:儿童青少年科 王开磊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