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西医结合科专栏>>专家独特技能>>正文专家独特技能

情绪引流九针法技术特色

日期:2025年07月16日      来源:网站编辑      浏览:316次

我们在跟随罗诚主任学习他针灸治疗神志病的技术的同时总结他的针灸特色我们整理总结为情绪引流九针法。情绪引流九针法,主要是只进行9针的普通针刺,9针选穴分布:近部头部组穴3穴、中部背部腧穴或胸腹部组穴3穴、远处神志病相关组穴3穴。远中近每组三个穴位相近功能相似。实证从近到远,好似水流被引导消散一般;虚症从远到近,好似水流被引导集中灌溉补充一般。罗诚主任将本针法的命名“情绪引流九针法”解释为,“情绪”是指本针法主要治疗情绪相关类疾病,是治疗目标;“引流”是指本方法的针法配穴理念,是灌注不足、分流有余的理念。每个患者总是会有“气血有余”和“气血不足”的经络气血分布不均衡,本方法通过“枢机穴位”进行刺激,把气血进行重新分布。“九针”法,一方面是表达精简取穴的理念,而是古代对针刺有多种方式方法,从古到今都用“九针”作为针刺的名称。本理论融合了金元名医罗天益的枢机理论、石学敏院士醒脑开窍针法、程莘农院士三才针法和靳三针精髓与一身,疗效肯定而且富有特色。

 

一、适应症

1神志病核心症候

抑郁症/焦虑症:情绪低落、思维迟缓、躯体化症状、善太息、焦虑不安

精神分裂症急性期:躁动不安但能配合针刺者

精神分裂症慢性期:表情淡漠、喃喃自语伴胃肠功能紊乱

失眠障碍:入睡困难或早醒伴心悸、彻夜难眠伴腰膝酸软、耳鸣

2躯体化症状群

-肠轴紊乱:头痛发作期伴恶心呕吐腹胀、便秘

气机逆乱证:阵发性潮热伴心悸潮热汗出焦虑

身体不适:情绪性手抖、心慌、烦热、瘙痒等

慢性疼痛综合征:头、颈、肩、胸、背、腰、腿、关节、肌肉等疼痛。

二、核心针灸思想

1.三才调神:天部醒脑、人部调枢、地部固本的三维协同

2.枢机运转:继承罗天益"治病必求其枢"思想,重建三焦气机循环,近部泻实/远部补虚,实现"上亢之火下潜,下陷之气上升"

3.形神同治:通过9针构建"大脑皮层-边缘系统-自主神经"调控轴,头部调神、胸腹调气、四肢调血的三维协同。

三、针刺技术要点

1.选穴体系(远中近九宫配穴)

层次

穴位组合

理论依据

近部组穴(调神天部)

百会(巅顶泻热)+ 神庭(安神定志)+ 本神(疏肝解郁)实证配穴:强刺激四神聪;虚证配穴:轻捻针太阳透率谷

醒脑开窍针法+靳三针"颞三针"改良

中部组穴(调枢人部)

背俞穴组:心俞(火证)/肝俞(郁证)/脾俞(虚证)。胸腹穴组:膻中(气会)+ 中脘(腑会)+ 关元(补虚要穴)

罗天益"调中法"+程氏三才人部取穴

远部组穴(调机地部)

上肢:内关(宁心)+ 神门(安神)+ 劳宫(泻火)。下肢:三阴交(滋阴)+ 太冲(平肝)+ 涌泉(引火归元)。

石氏"重镇"思想+三才地部根基理论

2. 进针要诀

三才分层法(程氏改良):

天部(浅刺0.3-0.5寸):四神聪平刺透百会,行"雀啄术"强刺激(200/分)

人部(中刺0.8-1.2寸):至阳穴45°向上斜刺,配合"苍龟探穴"手法

地部(深刺1.5-2寸):涌泉穴向足跟方向透刺,施"烧山火"补法

3. 行针特色

醒脑三激法

先刺四神聪引发额叶α波增强(EEG监测)

后刺至阳激发督脉循经感传

终刺涌泉产生足心热辐射效应

枢机联动术
天部与地部接G6805电针仪(疏密波2/15Hz),中部穴行温针灸

4. 留针要义

实证"阳数留针":留针20分钟(含37数周期)

虚证"阴数留针":留针30分钟(含56数周期)

四、疗程设计阶段治疗特点)

周期

治疗重点

操作要点

评估指标

1-3周)

快速调节神经递质

每日1次,近部穴强刺激(>360°捻转)

血清5-HT水平、HAMD评分

调枢期

4-6周)

重建自主神经平衡

隔日1次,中部穴温针灸+电针

HRV心率变异性分析

维持7-12周)

改善脑肠轴功能

每周2次,地部穴深刺+穴位注射

脑肠肽(VIP5-HT)检测

 

五、注意事项

1.禁忌预警

安装心脏起搏器者禁用膻中穴电针刺激

躁狂发作期伴攻击行为者禁用近部组穴强刺激。

凝血功能障碍者禁用背俞穴深刺(避免气胸风险)

2.晕针防控

首次治疗必取"天地人三联卧位"(头高20°、膝屈15°

备急刺素髎穴升压预案

首次治疗必取卧位,虚证患者先刺足三里"引气下行"

3.动态监测

每周检测"舌下络脉曲张指数"SLV)调整补泻强度

实时红外热像仪监测穴位温度变化(温差>0.5℃需调方)

每次治疗前后测量掌颏反射(阳性提示需调整配穴)。

4.患者配合:

治疗期间每日记录"情绪-躯体症状关联日记"

针刺后6小时内避免冷水洗浴及剧烈情绪波动。

六、特色创新点

1.理论突破

将罗天益"三焦枢机"发展为"三维能量枢轴"理论

融合程氏三才针法与石氏醒脑法,创建"三才醒神"模型

2.技术创新

倡"时空-层次-能量"三位一体针刺模式

开发"九宫配穴评估系统"(含穴位电阻、温度、压痛阈值量化)

头部调神:"颞三针"改良为"神庭三针"(神庭+左右本神),增强调神作用

动态评估:独创"能量流变评估法",根据舌下络脉曲张度实时调整针刺顺序

醒脑开窍:在石学敏院士基础上增加"膻中-涌泉"对穴,形成立体醒神网络

三焦协同:突破传统局部取穴局限,实现"脑脊液循环-自主神经调节-内分泌轴平衡"三级联动

3.临床价值

SSRI耐药型抑郁症有效率提升至82.4%(对照常规针法58.6%

显著改善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代谢综合征(腰围平均缩小4.2cm

 

结语

方法是罗诚主任根据元代名医罗天益"三焦枢机论"与易水学派调中思想,通过9针构建"近调神、中调枢、远调机"针灸治疗体系。本方法同时借鉴石学敏醒脑法、靳三针组穴精髓及程氏三才针法在云南省精神病医院中西医结合临床观察中,对躯体化症状的改善率显著优于常规针刺(88.6% vs 72.3%, P<0.01),尤其擅长处理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代谢紊乱综合征。该技术通过"近部穴高频刺激量/远部穴低频刺激量"比值动态调整治疗方案现已形成我们治疗神志病的治疗特色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