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热线

热线动态
首页>>科普动态>>正文科普动态

双相情感障碍怎么样算是痊愈?

日期:2025年11月07日      来源:网站编辑      浏览:123次

在心理工作中,我们会发现很多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的人都存在复发的情况,有一些复发后再治疗情况会更加复杂,他们曾经认为:

  • 我出院了,那就代表好了,我就可以停药了。
  • 我已经服药两年,应该好了,药吃多了也不好,拿药还费钱,我自己减一减药也没问题。
  • 我吃着药,还来做心理治疗,那肯定很快就能彻底根治,就可以停药了。

在和他们进一步访谈的时候了解到,大多数人复发的原因都与他们随意减药、自行停药、出院后难以适应现实环境、生活中遇到对他们来说具有冲击性的生活事件、有睡眠障碍、对再次复发产生焦虑和恐惧等情况有关。因此科学的了解有关双相情感障碍的知识,有助于帮助患者更客观的评估自己的治愈情况,意识到长期治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减少复发率。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就是关于在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中究竟什么样的状态叫痊愈?

我们都知道双相情感障碍是慢性复发性疾病,据已有研究显示:双相情感障碍治愈后2年内复发率为40%-50%,5年复发率一度超过90%;[3]全球双相情感障碍的终身患病率为2.4%[1]。但经过合理的治疗,绝大多数患者的病情能够得到有效控制,拥有正常的生活,我们可以像管理慢性病一样,维持状态的长期稳定性。

然而很多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在接受精神科住院治疗和短期药物治疗后,其实并不是就达到了痊愈的状态,大多数精神病学家认为药物治疗包括3个阶段:急性治疗期、巩固(继续)治疗期和维持治疗期[1][4],其中后面两个阶段的任务都需要帮助患者治疗残留症状和预防复发。残留症状有可能表现为睡眠紊乱、疲劳感、易情绪低落、特别想花钱等,只要患者擅自减药或者停药,核心症状就会出现。

结合精神疾病临床治愈的标准来看,双相情感障碍治愈的标准并非单一的指标,而是在药物和心理干预下,对患者的症状稳定性、社会功能恢复情况、长期自我管理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从而达到能长期维持正常生活和工作状态的结果。

一、症状稳定性

1、情绪发作频率显著降低

躁狂、轻躁狂或抑郁发作间隔延长,至少6个月内无明显发作;症状强度减轻,比如不再出现易激惹、过度兴奋、持久的情绪低落、轻生念头或行为等躁狂或抑郁的极端状态。

2、情绪波动幅度可控

能自己觉察到情绪的起伏和转换,并及时做出调整,使情绪波动的幅度明显降低、转换的频率减少。

3、残留症状改善

睡眠质量提升、注意力恢复、躯体化症状(如坐立不安、精力过度消耗或疲惫感)明显减少或完全消失。

二、社会功能恢复

1、工作或学习能力恢复

有自己的工作和学习规划,并持续完成日常任务,在应对工作或学习期间产生的压力时不会有较大的情绪波动,并能较快调整好。

2、人际关系情况改善

与他人发生争执、冲突的情况减少,和家人、朋友维持稳定的沟通,并能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3、生活方式健康

保持规律的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不熬夜),坚持定期适当的体育活动(但不建议在轻躁狂或躁狂期,还有情绪上涨的初期剧烈运动)[5],有健康的饮食习惯(不暴饮暴食,不喝咖啡、茶、酒等让人兴奋的物质,尤其不在入睡前摄入),避免药物滥用,能独立管理好财务。

三、长期自我管理能力

1、治疗依从性加强

1)按时服药:能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剂量,不擅自停药或减药,且药物副作用可控。(有时候患者会因为害怕药物的副作用、忘记吃药、没有及时去医院开药等原因,造成服药的阻碍,这是引起复发的高危因素)

2)定期复诊:通过对自己的血药浓度监测、量表评估等方式来追踪自身病情变化,从而配合医生及时调整更适合的治疗方案。[1]

3)配合心理干预:能尝试并接受适合自己的心理治疗方案,通过认知行为治疗(CBT)、家庭治疗等方法,学会识别复发迹象、识别压力;知道如何恰当的表达情绪、调整压力、调控波动的情绪;帮助自己建立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增强对自己工作和生活的积极性;降低病耻感。从而全面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康复的自信心,积极参与到治疗和预防中。

2、自知力恢复

1)接纳自己是生病了,理解治疗的必要性。(这是走向治愈的第一步)

2)了解复发的危险因素,并有意识去规避:比如在经历重大生活变故(如失业、亲人离世)后出现的情绪持续异常;因季节变化(如春季躁狂高发期)出现睡眠周期紊乱[6];擅自减药或停药后2-3个月内症状反复。

3)思维更灵活,能接纳不同的观点,更整合地去看待问题。

3、识别复发信号

及时关注复发的早期表现,可能会出现:睡眠紊乱、情绪波动明显、精力明显增强或下降、社交过度积极或退缩等。

4、主动寻求支持

在发现有复发迹象的时候,及时联系医生或家人,听从医生的建议接受药物或心理治疗的调整,而不是自我封闭。

5、建立能量调节机制

能通过看书、制作美食、运动、艺术创作等适合自己的方式调节情绪、表达感受,避免过度依赖药物。


双相情感障碍在治愈的过程中有反复很正常,不要着急放弃,而是结合药物、心理、社会支持和积极的自我管理,在康复之路上与医生和心理治疗师保持积极的沟通,接受定期的评估,绝大多数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能够回归到正常、稳定,且有意义的人生。要避免过度追求“彻底痊愈”、以“不再服药”为痊愈标准,而是以社会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提升为核心方向,痊愈后仍进行长期管理。

由于有关双相情感障碍治疗的一些观点更新较快,以上关于双相情感障碍痊愈的一些描述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部分仅供参考,每个患者都有属于自己的具体情况,最终仍需结合各自主治医生、心理治疗师和量表等的评估结果作为判断。在作者查阅资料的时候发现仍然有一些问题值得讨论,上述内容很难涵盖全部,建议感兴趣的你可以翻阅以下参考文献罗列的资料进一步研读学习。


参考文献:

[1]陆林.沈渔邨精神病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343-377.

[2]方贻儒,刘铁榜.中国双相障碍防治指南:2025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5.

[3]宫鹏,张济鹏,毕见好.双相情感障碍复发的危险因素[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21,48(2):248-250.

[4](美)巴洛(Barlow,D.H.)主编;刘兴华等译.心理障碍临床手册[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570-571.

[5](法)克里斯蒂娜·米拉贝尔-萨容等著;庄淑娜译.理解与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第二版[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9.

[6]程月红.双相情感障碍复发风险相关因素研究[D].河北:河北医科大学.2012:22-26.

[7]冯飞,梁炜,张斌.双相情感障碍的睡眠研究进展[J].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2018,31(4):57—59.

[8]徐萍等.临床痊愈在抑郁症治疗中的意义及用药选择[J].精神疾病与精神卫生.2010,10(5):532-534.

中心首页 中心简介 新闻中心 名医荟萃 心理热点 心理热线 医教之窗 干预研究 资料下载 互动交流 联系我们
关闭